2006/12/28

滑向战争边缘的大国同盟

滑向战争边缘的大国同盟

1866年和1870年的胜利使德国政治家、士兵和知识分子相信,军事和战斗上的利害关系高于战略和政治因素,这个致命的缺陷已经为它未来的灭亡种下了深根。在欧洲地缘政治的中心发展霸权,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众怒,进而带来灭顶之灾。幸亏当时德国无强敌环绕,且列强兴趣不一,从而使俾斯麦的“转碟子”式现实外交游戏能在辗转腾挪之间展开。于是在1873年,俾斯麦煞费苦心地使德、奥、俄三国组成了一个半心半意的三皇同盟,然后又扩大至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以及英、意、奥地中海协议。这一连串环环相扣的脆弱外交关系既相互重叠而又彼此冲突。

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欧洲各大国政治家、军人和民众形形色色的喧嚣已经固定为一种声音,类似曾做过加拿大和印度总督的英国狂热扩张主义政治家吉尔伯特•默里所说的那样:“每个国家都在表示,自己是世界各国中的佼佼者,最有资格统治别人。”与这位梅尔干子爵的言论呼应最热烈的就是德国外相,身兼俾斯麦的继任者和其政策埋葬人的皮洛,公开要求为德国“取得阳光下的地盘”而非“铁血首相”谨慎的“仁慈中立”。1914年,德国的钢铁产量达1760万吨,是英法俄三国的总和,它在20世纪新兴的电气、光学仪器和化工产业方面居于欧洲的支配地位:共有14.2万工人为西门子和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工作。拜尔和霍克斯特两家公司几乎生产了全球80%的工业染料。德国在世界制造业份额上超越了英国,它的商船队名列世界第二。德国陆军预算在1910年达到了2.04亿美元,远超法国的1.84亿,然而这笔开销只占其国民收入的4.6%。与陆军相比,德国在海洋上的野心更大:1897年,深受马汉海权思想影响的德国海军专家阿尔弗雷德•提尔皮茨出任新皇威廉二世的海军大臣,次年德国国会通过扩充海军法案,建立一支以38艘战列舰和20艘装甲巡洋舰为主力的“大洋舰队”。提尔皮茨毫不掩饰地说:“这种大海军的目的,就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有使自己优势遭到致命破坏的危险。”
1890年,德国从英国手里获得了桑给巴尔,还吞并了新几内亚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在非洲攫取了喀麦隆和坦葛尼喀。德国海军在炮术、组织动员,光学仪器设备和军舰工程构造上的优势,迫使英国陆续将3/4的海军力量在20世纪初调回北海。为了打破德国的野心,1906年,英国海军部在海军上将、第一海务大臣约翰•费舍尔勋爵的催促下,宣布建造排水量18110吨、拥有10门305单一口径全重主炮、4台蒸汽轮机组的“无畏”级战列舰,表明英国皇家海军将不顾一切地维持其海上霸主的地位。然而就在次年,不甘示弱的德国就下水了自己的无畏战列舰“拿骚”级,由此开始了长达4年的“英德海军竞赛”。

军备扩充实在是一把双刃剑,除了让德国在一次即将爆发的总体战争中难以对付,还让惊慌的法、俄、英国逐渐走在了一起。不仅如此,柏林的决策过程在华丽雄伟的蓝图背后,是一片对前景的模糊判断和不负责的乐观:“工业家和金融业者想插手巴尔干,海军只想消灭他们的英国同行,而陆军则盘算着完全摧毁法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责任内阁或政府机构来冷静地确立一个完整、可行的‘大战略’。”无论是提尔皮茨企图诱使皇家海军进行舰队决战的“大洋舰队”,还是施利芬伯爵旨在6周内击败法国的“施利芬计划”,都是在战术层次上完美缜密,而在政治和战略角度上浅薄狭隘。难怪稍微清醒一点的贝特曼•霍尔威格首相在战争即将爆发的1914年哀叹:“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到处得罪人,到处树敌。”

在德国的众多敌人中,英国似乎强大得不可战胜。1900年,它的帝国版图达到1.2万平方英里,人口占世界的1/4。英国向亚、非、拉美的投资占据它资本总输出额的59.3%,它拥有的50家殖民地银行下属2279家分行,每年为英国带来了1亿英镑的利息收入,然而这笔巨大的财富常常在流入国库之前,就被为镇压此起彼伏的起义和叛乱所需的军事行动消耗掉了。两次鸦片战争,印度兵变以及1884年的苏丹战争都使规模不大的英国陆军疲于奔命。更糟糕的是,国民经济投资被殖民地资金输出搞得供血不足,从而导致1875年至1884年之间工业增长率只有可怜的1.5%,英国一向奉行的自由贸易政策,也随着国力的衰弱而变得不利:英国产品不是被欧洲其他国家更具价格质量优势的替代品挤了出来,就是被挡在高额关税壁垒之外,1880年,英国在世界总工业产值中占据的比例还有22.9%,到了30年后,只剩下14.1%。英国首相约瑟夫•张伯伦在1903年无奈把英国形容为“一个疲惫不堪、外强中干的大力神,因为它的胃口和负担都太大了”。

自身力量的衰弱和德国不计后果的野心,最终迫使英国倒向了法俄集团,尽管英伦三岛的封闭性确保了本土的相对安全,而且可以通过海上封锁和动员附属国作战来弥补这些不足。1904年,英法两国在伦敦签署协议,就埃及和其他非洲殖民地问题达成谅解;3年后,外交大臣格雷子爵在圣彼得堡签署了英俄协议。在霍尔丹勋爵1912年失败的柏林外交之旅后,构筑协约国集团的最后一个外交协定“英法海军协定”诞生。很显然,在本身“第一大国”地位衰落的时候,英国一再追求的“欧洲均势”已经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而必须与其他伙伴进行平等合作才能有把握。

正当英国和德国像两只瓶中之蝎一样互相试探时,远离欧洲权力中心斗争的美国也在构思着自己的大国之梦。从南北战争结束到美西战争爆发,美国的小麦产量增长了256%、煤炭增长800%、钢铁增长523%,而新兴工业的增长由于是从零开始,所以“增长率大得以百分比表达毫无意义”,比如每年5500万桶的原油产量。与俄国笨拙的国营工厂相比,同样规模巨大的美国生产企业是高效、价廉的代名词。当安德鲁•卡内基在1901年将他的企业出售给摩根钢铁集团时,他生产的钢铁比整个英国本土的产量还多。实际上,与其说美国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国家,倒不如说是一块在迅速发展的大陆。蒸汽机车和轮船触发的“交通革命”,更增强了廉价的美国商品在欧洲的竞争力。一蒲式耳小麦从芝加哥输送到伦敦的费用从1870年的40美分跌到了1900年的10美分,面对雪崩一样涌入的美国粮食、肉类、钢铁和农业机械,造成了欧洲不得不以直接投资来补偿巨大的美国贸易逆差。

这些令人惊愕的实力增长,顺利带来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优越感和更为强硬的外交政策。虽然美国仍然对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缺乏兴趣,并避免向任何国家承担明确的军事义务。虽然1892年,《纽约先驱论坛报》还在呼吁取消无所事事的国务院,然而这个国家已经筹划在美洲和亚洲更为积极地扮演角色:早在1846年,美国喊着“天命所归”的口号吞并了得克萨斯,不顾加拿大抗议重新划分了阿拉斯加的边界线。1898年又利用美西战争取得了菲律宾、关岛和古巴。然而7年后,国务卿海•约翰就向列强发出了“门户开放”照会,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又在1905年充当了日俄战争的调解人。为了捍卫美国在西半球的利益,军备开支自南北战争以来第一次有了显著增长,1914年,美国海军获得了1.39亿美元的预算拨款,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海军力量。对于处于战争前夜的欧洲列强来说,美国在即将到来的冲突中的作用,显然已经不会局限于一个慷慨的后勤保障员了。

没有评论:

标签

google (19) 图片 (19) 视频 (11) 阅读 (11) youtube (10) 历史 (10) 美女 (8) 女孩 (7) apple (6) blogger (6) ipad (6) 工作 (6) 截图 (6) BBC (5) ubuntu (5) 博客 (5) 娱乐 (5) 电影 (5) blog (4) 反思 (4) 女孩阅读中 (4) 微信 (4) 预告片 (4) IM (3) MacBook (3) QQ空间 (3) facebook (3) firefox (3) gmail (3) ios (3) linux (3) twitter (3) 《白鲸》 (3) 中国互联网 (3) 写真 (3) 动画片 (3) 山西 (3) 广告 (3) 日本 (3) 洋妞 (3) 设计 (3) 魔兽世界 (3) 黑白 (3) 3D (2) MTV (2) Mac OS X (2) MacBook air (2) Moby Dick (2) Pinterest (2) QQ邮箱 (2) app (2) appale (2) hotmail (2) miranda kerr (2) wordpress (2) wow (2) 书影 (2) 外链 (2) 太原 (2) 妹子 (2) 封面 (2) 就业 (2) 性感 (2) 感受 (2) 手机 (2) 拍摄 (2) 指环王 (2) 推荐 (2) 数字 (2) 文化 (2) 方法 (2) 日记 (2) 更新 (2) 桌面 (2) 段子 (2) 测评 (2) 济南 (2) 游戏 (2) 火车站 (2) 焦虑 (2) 秀发 (2) 米兰达·可儿 (2) 维多利亚的秘密 (2) 美腿 (2) 耳机 (2) 自媒体 (2) 自我管理 (2) 视频号 (2) 论坛 (2) 读书笔记 (2) 软件 (2) 键盘 (2) 音乐 (2) 魔兽 (2) 魔戒 (2) 2012 (1) 2015 (1) AI (1) Android (1) Candice Swanepoel (1) Google Hangout (1) Google Now (1) HTC (1) Keynote (1) Linkin Park (1) Maroon 5 (1) Pages (1) SNS (1) SSH (1) Tumblr (1) adsense (1) chrome (1) cms (1) doodle (1) flickr (1) iMovie (1) iPhoto (1) iWork (1) markdown (1) mavericks (1) office (1) qq (1) rss (1) tiki (1) vpn (1) 下载 (1) 中国联通 (1) 中国问题 (1) 临潭 (1) 义和团 (1) 乔布斯 (1) 书店 (1) 书签 (1) 书籍 (1) 书脊 (1) 云端网盘 (1) 互联网电视 (1) 交流 (1) 京东 (1) 亲友 (1) 休闲 (1) 传统文化 (1) 体悟 (1) 保健 (1) 信息泛滥 (1) 光影 (1) 全球化 (1) 八国联军 (1) 公域流量 (1) 兰州 (1) 内衣秀 (1) 写作 (1) 出版 (1) 列表 (1) 初中 (1) 剧照 (1) 办公软件 (1) 北京 (1) 原声音乐 (1) 古建筑 (1) 同事 (1) 同学 (1) 名模 (1) 名著 (1) 吸烟 (1) 周易 (1) 周韦彤 (1) 咖啡馆 (1) 商业 (1) 喝酒 (1) 围巾 (1) 国学 (1) 图书馆 (1) 图床 (1) 圣骑士 (1) 垃圾邮件 (1) 域名 (1) (1) 备份 (1) 夜景 (1) 大学 (1) 天猫 (1) 女神 (1) 好图 (1) 好身材 (1) 孙燕姿 (1) 学者 (1) 安全 (1) 安装 (1) 安逸 (1) 宋史 (1) 宝宝 (1) 家人 (1) 家俱 (1) 家庭 (1) 宽带 (1) 小米盒子 (1) 小红书 (1) 岳母 (1) 工具 (1) 帅哥 (1) 平度 (1) 年度总结 (1) 广电总局 (1) 应用 (1) 引流 (1) 录音 (1) 微博 (1) 总结 (1) 恶搞 (1) 情绪 (1) 情色 (1) 感冒 (1) 感悟 (1) 愤怒的小鸟 (1) 成都 (1) 戒烟 (1) 战国 (1) 房屋 (1) 手机拍摄 (1) 手表 (1) 抖音 (1) 折腾 (1) 抹香鲸 (1) 拍照 (1) 授课 (1) 推送 (1) 插件 (1) 插图 (1) 摄像头 (1) 摆设 (1) 摩托罗拉 (1) 新浪博客 (1) 日历 (1) 时尚 (1) 晁公武 (1) 毕业 (1) 汪星人 (1) 沃家庭 (1) 注册 (1) 泳装 (1) 洪楼教堂 (1) 浮躁 (1) 海边 (1) 清朝 (1) 清纯 (1) 游行 (1) 游记 (1) 漫威 (1) 灌篮高手 (1) 火车 (1) 灵感 (1) 点点 (1) 熬夜 (1) 父母 (1) 牧师 (1) 理想 (1) 理财 (1) 琐记 (1) 甘肃 (1) 生活 (1) 电商 (1) 电子邮件 (1) 电子阅读 (1) 电视机顶盒 (1) 留念 (1) 百度百科 (1) 百科 (1) 目录 (1) 相册 (1) 睡眠 (1) 知乎 (1) 短视频 (1) 科技 (1) 程序安装 (1) 空姐 (1) 笔记 (1) 笔记本 (1) 篮球 (1) 红楼梦 (1) 经二路 (1) 绑定 (1) 维基百科 (1) 综艺 (1) 网易 (1) 网站建设 (1) 网络 (1) 网购 (1) 美胸 (1) 翻墙 (1) 老人 (1) 老婆 (1) 老建筑 (1) 老照片 (1) 耳环 (1) 联想 (1) 聚焦 (1) 聚焦书 (1) 育儿 (1) 胡庄教堂 (1) 腾讯 (1) 自拍 (1) 自省 (1) 英国 (1) 草根 (1) 草榴 (1) 营销 (1) 解题 (1) 记录 (1) 设备 (1) 谷歌 (1) 谷歌文档 (1) 豆瓣 (1) 贺岁片 (1) 资治通鉴 (1) 赤脊山 (1) 足球 (1) 邓小南 (1) 邓广铭 (1) 郡斋读书志 (1) 酷暑 (1) 酷派7260 (1) 酷炫 (1) 钓鱼岛 (1) 铁路 (1) 银行 (1) 链接 (1) 问答 (1) 问题 (1) 闺女 (1) 防火墙 (1) 随感 (1) 霍比特人 (1) 青岛 (1) 韩国 (1) 领导 (1) 风景 (1) 飞机 (1) 饰品 (1) 香烟 (1) 黄钻 (1) 黑框眼镜 (1)